“我们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迸发创新创造活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兖矿能源召开的第一届科技创新大会上,兖矿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肖耀猛说道。
科技创新一直是引领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矿大力实施科技兴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科技、人才、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加强“产、学、研”横向联合,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革新活动,矿井科技实力得到显著提高。
矿已建矿投产近50年,随着矿井进入开采后期,资源储量减少,采场萎缩,不规则工作面大幅增多,生产接续紧张。
如何避免过度集中造成的采掘相互制约现象?如何能够进一步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如何让矿井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为了攻克这些难题,矿组建技术攻关专业团队,在该矿七、九采区局布块段地面附着为压煤现状下,该团队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模型、现场实测多种技术手段,形成了多煤层矿区的地表沉陷智能监测和精准预测技术体系,合理优化了工作面尺寸以及停采线位置,回收煤炭资源三十余万吨。
同时,聚焦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四型矿井”建设,矿努力在重大灾害防治、智能化开采、两优三减、选煤技术等方面重点突破,积极参与并高效高质完成了3304采煤工作面智能化建设,成功完成93上24综放工作面小能量无震感安全开采,成功完成七采区西部煤柱过老巷群的安全顺利开采。
另外,矿还组织完成了《深部复杂采动条件下沿空巷道围岩大变形耦合控制技术研究》《煤层注液态二氧化碳致裂技术研究》《多煤层开采地表沉陷高精度监测及动态预测技术》《采掘扰动下大面积封闭复合采空区漏风及CO迁移动态预测关键技术》等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矿井保持了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2022年,矿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以创新谋发展,以科技激活力。在下步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做专做精做强’这一原则,找煤扩量、精耕细采,解放煤炭资源,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小改小革与技术创新工作,全面完善矿山数字化建设,实现矿井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矿总工程师暴晓庆说道。
据悉,针对矿井后煤矿时代建设,矿结合矿井生产实际进行技术攻关,仔细勘探、深入研究,组织开展了15上煤的煤质研究及下游市场调研,切实挖掘利用15上煤资源的经济价值,确保助力矿井实现转型发展、循环发展,开启后煤矿建设新篇章。(朱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