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正在给通防工区加工的平衡风门,我们自主设计制造的平衡风门首套样品较外购成本节约1.7万元,按每年使用20对平衡风门计算,每年可节约材料费用30余万元”。
“这是我们为井下斜巷子设计制造的组合式台阶梯,代替的是井下水泥固化台阶梯,节省了井下职工的劳动量”。南屯煤矿生产服务中心主任谢翠红边走边介绍道。

近日,该矿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调研式学习。此次学习坚持“理论+实践”双轮驱动,通过实地调研与集中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深入一线 锚定发展引擎
调研式学习的第一站是该矿生产服务中心机加工车间、矿修车间和铆焊车间。该矿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走进生产现场,详细了解该单位在精益管理、小改小革、技术革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先进做法与实践经验。每到一处,大家都认真听取汇报、细致询问细节,并围绕设备运行效率、工艺优化路径、成本控制难点等问题展开交流。
在该矿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重点了解了各工作室在安全管理、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及成果应用方面的具体情况。
针对现场存在的技术瓶颈和生产堵点,现场“把脉问诊”,提出指导意见,强调要以问题为导向,发挥高技能人才带动作用,推动创新成果从“纸面”走向“地面”。

研讨交流 擘画务实举措
深化研讨交流,对于拓展思维、深化认知、提升质量、促进学习成效转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地调研结束后,该矿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随即召开专题学习研讨会,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有关篇章等内容。
重点发言人围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矿井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主题,结合学习两级公司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精神,探讨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分析形势、应对挑战、解决难题,推动矿井高质高效发展。
“成本高是当前的突出难题,必须靠精细化管理拧干‘水分’”。
“坚持将成本管控意识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最大限度减少人力、原料、机械、周转材料等消耗”。
“开展技术创新赋能安全生产活动,以创新驱动破解发展瓶颈、增强发展动能。”该矿矿长张相超在研讨发言时指出。
该矿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在交流碰撞中研究思路举措、提出意见建议,真正把问题找准、把情况摸透、把对策提实。

调研促学 筑牢理论根基
此次调研式学习是该矿推进理论学习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的具体体现。通过“走下去”摸实情、“坐下来”谋对策,实现了从“学懂”到“做实”的有效衔接。
“要坚守‘安全为天、节约为先、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协同发力守牢安全底线,以降本增效精准管控成本,以创新驱动破解生产难题,持续擦亮南屯品牌。”该矿党委书记史成磊强调,“要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以更高站位谋划矿井长远发展”。
近年来,该矿党委坚持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作为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理论素质、决策水平、管理能力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创新实施“四堂+N”联动模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下一步,该矿将持续深化调研式学习机制,推动各级管理人员常态化深入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真正让理论学习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为矿井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