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区承担着井下供电、供风、排水等关键系统的保障职责,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动力心脏”。该工区借助设备智能化、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节支降耗、提质增效实践。
01深度挖潜,技术创新显神通
针对矿井智能化建设加速推进带来的技术挑战,该工区党支部把技术创新作为节支降耗的重要抓手。依托“青年技术攻关小组”,围绕“降本增效”建设设立课题,利用现有储能式应急电源,深挖内潜,不断试验优化带载模式,调整系统运行参数,实现储能削峰填谷。打响“供电价格战”通过峰期放电、谷期充电,借助供电电价差,预计全年共节约电费77万余元。

在流程优化方面,该工区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多项流程的优化升级。借助智能化、数字化的远程集控系统,对水泵运行、高低压供电、矿井水复用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轴承故障并解决问题,减少了设备故障率,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设备维护效率。

该工区积极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将废旧设备和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对废旧的电缆、管道等进行修复,重新投入使用;对设备上的零部件进行拆解、清洗、修复,替换新的零部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通过制定措施,减少新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矿井智能化建设的浪潮中,该工区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修旧利废,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